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,为建设质量强国指明方向。当前,我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,做好质量建设至关重要。要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,以高水平质量建设为产业发展赋能,激活发展内驱力,提升竞争力。
一、充分认识质量强国建设对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
有质量才有品牌,才有产品附加值。离开了质量,产业就失去了稳健发展的根基。推进质量强国建设,对产业层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。
建设质量强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。从前期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看,一个是提升效率,另一个就是提高质量,两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当前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于纵深推进阶段,促进经济实现“量”“质”齐升,质量建设的分量更重。在具体的生产、运营等环节,质量和品牌是密切相关的,质量好是好品牌的先决条件和必备要素。从当前一些成功品牌的培育和形成历程看,都离不开过硬的质量。从这个角度看,质量是品牌的“生命线”,产品质量过硬,就有了形成知名品牌的良好条件。反过来,品牌的维护又会引导企业和经营者高度重视产品质量,不断提升质量管理工艺和效率,有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。
建设质量强国是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必然选择。当前我国扩大内需,着力点应该在扩大有效需求上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消费升级的趋势更加明显,对产品的关注点从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转变。当前,消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循环畅通的短板,并不意味着产品总量的不足,问题出在结构层面,部分产品的质量、品质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,导致部分消费能力外溢,舍近求远去海外购买快消品。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,质量建设必须同步跟上,通过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激活、聚拢消费能力。当然,质量建设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质量,还包括标准、制度等各方面的配套内容,形成一个有利于质量建设的生态体系,对支持扩大内需战略将起到重要作用。
建设质量强国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。构建新发展格局,积极融入国际大循环,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,是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,国际上的产业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竞争扩展为管理、技术、标准、制度的创新,而这些内容都与质量强国建设的内涵、目标、路径、方向是一致的。这种竞争力,归根结底是综合能力的体现,质量在复杂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,以质取胜始终是产业可持续发展、国际竞争能力稳步提升的重要原则。形象地讲,如果把产业国际竞争力作为一项KPI考核的话,那质量建设就是这项考核中一个能够左右排名的“加分项”。全球各国对质量建设也都是高度重视,从立法层面加以规定,强化了政策效力。
二、找准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的发展路径
路径清楚,方向才能明确。《纲要》中就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提出了明确的重点任务,为在产业领域推进质量强国提供了载体。《纲要》中提到四个方面的内容,分别是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,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,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,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,理解好《纲要》提出的这些具体内容,对于把握好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的方向具有指向性意义。
关于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。产业基础再造工程,本质上是夯实工艺基础,这方面离不开质量的提升。一些关键共性技术,是需要在工艺领域长期积累、精益求精之后,才能形成技术应用的突破。缺少了质量方面的迭代,工艺升级就缺乏可持续性,更谈不上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来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的目标。《纲要》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分行业的思路推进产业基础质量补短板工作,从重点领域入手,聚焦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,提升BANDAO TIYU基础工艺水平。
关于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。从《纲要》提出的具体任务看,主要聚焦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,以质量升级为重点,推动产业质量升级。把质量和品牌统筹起来,通过标准倒逼机制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《纲要》中针对农业、制造业、服务业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提出了明确的方向,从这些举措看,主要是提高产品附加值,从而形成产业竞争力。同时,强调技术、质量、管理协同创新,这也有助于更好发挥质量品牌对整个工艺流程升级的带动作用。
关于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。此次《纲要》中的一个明显特征,就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,推动质量建设在产业链条上整体布局。这其中的逻辑是,以技术赋能实现质量提高,以完善管理机制构建质量发展生态。在此基础上,依托现有的平台,如国家级新区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自由贸易试验区,探索实现技术、质量、管理协同创新。这相当于将质量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,在各类平台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推进,并与生产要素提质增效有机结合,支持提高要素效率。
关于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。《纲要》从生产力布局的角度,发挥质量政策的引导作用,明确了不同区域的侧重点。其中,东部地区要在产业质量提升中“精益求精”,在已经积累的优势基础上促进优势实现更大突破。中西部地区要立足本地区实际,加大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质量提升力度,形成新的比较优势。东北地区则应侧重在质量发展环境方面加大优化力度,以质量建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。同时,《纲要》强调要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。这为省级层面和区域间合作开展质量建设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依据。
三、应高度关注产业质量竞争力提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
产业质量竞争力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在推进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破除堵点难点。
在生产加工层面质量品牌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。从当前各类的调研问卷情况看,企业质量品牌意识有所增强,但与质量强国的目标相比,还需要进一步提高。在处理短期与长期、质量和效益方面,不同程度存在“赚快钱”的现象,对质量建设的投入力度重视不够。质量建设与经济效益最终是相互促进的,但不排除前期因为质量建设带来成本上涨等影响,但从中长期看,这类上涨本质上可以看做是前期投资,也是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所必须投入的成本。
质量的标准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和管理需求。标准是质量建设的基础性工作,权威、高效、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是推动质量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当前质量标准方面还存在标准不统一,重要环节和领域缺乏标准,标准规范体系不权威等现象,亟待整合各方面资源着力加以解决。这种滞后性体现在两个方面,一方面,超大规模市场中各类技术快速应用并演进,设计研发、加工制造、品牌运营等重要环节的标准要求不断提升,现有质量标准体系的更新速度还不能完全满足各环节的变化需要。另一方面,质量管理的权威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,多头管理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,从而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位势,强化对全流程质量建设工作的推进。
质量建设与生产一线结合的紧密程度还有待提高。对于农业来讲,农业生产一线一个是种子,一个是技术,两类内容都需要有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创新和突破,从而确保粮食安全。对于制造业来讲,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,强化基础工艺的升级,都离不开严密的质量标准体系,可以说,质量标准体系是贯通于制造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。对服务业来讲,质量标准规范直接决定服务质量的提升。目前,质量建设与生产一线相脱节的情况还在不同程度存在,影响了行业整体效能的提升。以服务业为例,家政服务业涉及面广,市场需求大,但是相应的标准规范对行业高质量发展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。
四、多措并举促进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
产业质量竞争力的提升是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,要坚持问题导向,按照系统观念,分门类、分阶段扎实加以推进。特别是注重质量标准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第一,加快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。探索建设一批标准符合性认证平台,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建设。加快向大、中、小企业推广质量诊断、现场管理、精益生产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。进一步严格质量准入标准,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和具体准入条件,比如,构建分行业的制造业质量统计指标体系,加快建立质量敏感性产业分析制度等。加大对产业高科技含量技改项目的扶持,给予税收优惠或减免,如设立促进质量升级专项基金。力争3年—5年时间培养一批掌握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专业技术人员,形成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良好氛围,探索设立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基金。“请进来”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,提升质量管理的国际化水平。
第二,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并构建长效机制。更加严格执行产品“三包”、产品召回等制度,统筹各方面力量建立全国统一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,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。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,将产品质量黑名单与企业信用信息联动挂钩,通过有关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披露。开发基于历史统计数据与大数据挖掘相结合的质量评价追踪技术(大数据质量监测平台建设工程),整合检验认证、执法打假、消费者投诉、问题产品召回等信息资源,特别是畅通与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相关的投诉、监督、查处、追踪渠道,形成线上线下双重质量监管体系,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行业和地方警示通报;鼓励第三方质量评估机构独立、客观向社会发布质量安全警示信息。
第三,重点加强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。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,发展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的专业服务机构,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、国内消费者信得过的知名品牌;完善品牌保护机制,建立政府监管、社会监督、信息公开的品牌维护、侵权惩罚体系;积极推进品牌价值评价工作,规范品牌评价活动,引导更多制造企业参与品牌价值评价活动;强化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,实现从跟踪模仿、高消耗、低附加值向原创突破、高品质、高附加值的赶超跨越。
第四,组织实施一批质量检验检测认证能力提升专项工程。建议在新兴产业领域建设国家质检中心或者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,培育2个—3个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认证、认可研发中心,鼓励跨区域整合、跨行业整合,做专做精一批专业认证技术机构;建议在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高端检测仪器国产化;通过检验检测数据的积累,建立质量敏感性产业统计指标体系,促进产业内质量不断升级。
(来源:《经济杂志》;作者: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员 魏琪嘉)